当前位置: 首页 > 十二星座 >

没躲开“天坑专业“的年轻人 全球热头条

2023-04-17 10:11:24 来源:i黑马

来源:燃次元(ID:chaintruth) 作者:张琳 曹杨 李欣 冯晓亭 马舒叶 马志刚 编辑:曹杨

近日,话题#90所大学撤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登上微博热搜。截至发稿,该热搜阅读次数已超1.1亿次。

评论区中,不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网友对此调侃,“自己还没毕业,学的专业就要消失了。”与此同时,不少网友也提出了他们认为可能被撤销的专业。比如,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旅游管理、土木工程、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等,均赫然在列。也有网友表示,“撤的不应该是专业,而是专业内容与社会实践情况完全不符。”


【资料图】

而上述热搜诞生的背景,是教育部等五部门近日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改革方案》涉及优化调整高校学科专业、高校撤销专业条件等多方面内容。

《第一财经日报》曾在报道中提到,“通过对2015年至2021年撤销本科专业名单统计梳理后发现,在2015年到2021年这7年时间里,共有90所大学撤销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84所大学撤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76所大学撤销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除了已被撤销的专业,网友们也有着自己对专业的评判标准。

知乎上,生化环材(生物、化学、环境、材料专业)被吐槽为“4大天坑”专业。即“读这些专业的大学生,本科毕业之后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即使继续考研究生,硕士、博士毕业后,仍然很难找到较好的专业对口的工作,或者工作的薪酬待遇相对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低很多。”

另外,专业所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也令年轻人无所适从。

95后女生林琳大学学的是广告专业,原以为毕业后自己会每天踩着高跟鞋,光鲜亮丽地进出4A广告公司的大门,但实际情况是,毕业后的她进入了一家小型户外广告公司,工作第一天就换上了平底运动鞋,跟主管跑到大街上数电线杆子的数量。

本期小酒馆,我们找到了一些被“天坑”专业“坑”到的年轻人,听他们聊了聊进“坑”前和进“坑”后的心态变化。

他们当中,有人毕业10年发现所学专业即将撤销;有人无法适应专业对口工作而半路转行;有人学了生物工程专业,却觉得自己还不如去学种水稻来得直接;也有学会计专业的同学发现实习工资,月薪只比保洁多200元;还有土木专业的毕业生,因受工作环境所限而找不到女朋友的……

事实上,不管报考的是什么专业,都不太可能仅凭专业就轻松找到工作。在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当下,丰富职业技能为主,所学专业或可以为辅。

选错了专业,让我后悔得睡不着觉

Phoebe | 24岁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因为#90所大学撤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一消息在我们专业群中疯转,一些较少联系的亲戚朋友也开始关切般地询问我的处境,我也因此被搞得无比焦虑。

我是一个出身农村的普通女孩,算是“小镇做题家”的其中一员。从大学到读研,父母基本上给不了我任何选专业方面的规划和建议,一路上都是靠我自己跌跌撞撞去摸索。虽然家里的经济状况并不好,也很需要我出来赚钱,但考虑到当前的就业形势,父母还是选择了支持我继续读研究生。

然而,就因为不考数学而选择了某211大学的公管专业,让我成为一大帮调剂过来的同学中,少有的“自投罗网”的“大冤种”。我也为此时常后悔到睡不着觉。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什么都学点的综合性学科,核心是管理学导论、管理系原理、西方管理学史、公共管理学之类的课程。虽然顶着颇具误导性的“管理”名头,但教的尽是一些空泛且华而不实的东西,和社会需求脱节严重。

入学不久就会发现,“管理”并不是听课就能学会的,企业实际招聘的管理岗,需要有实操经验的,而不是纸上谈兵出来的毕业生。很多体制内的人读这个专业,是为了提升学历镀一层金,但没有人脉的普通人根本不值得读学硕,因为公管对应的考公岗位根本没几个。

从师哥师姐口中,我经常会听到这个专业就业面窄、就业率低、就业困难的语词。我的研究生生活,也正在走他们一样的老路,在被书本围得四四方方的砖墙中度过,科研就是不断看书看文献,整个人在看书与摆烂中来回交替,矛盾、焦虑、迷茫种种负面情绪周而复始。

看到许多没读研的老同学,如今有的考上编制进了体制内,有的月入过万活得潇潇洒洒……而我这个曾经众人眼中的“尖子生”,却仍生活在象牙塔中,为着将来的出路而犯愁,等待着一份毕业4000-6000元月薪的命运,这很难说不是一种造化弄人的明证。

学广告后,我实习数起电线杆

林琳|25岁 广告学专业

2015年暑假,曾经以为毕业后必然出入4A公司,动辄一句话“救品牌于狂澜,挽企业之将倾”的我,却在三十多度的高温里,跟着师兄吭哧吭哧数起了电线杆子……

那是我大三的第一次实习,此前我进入了看似“钱途大好”的广告学专业。学院的导师几乎人人手里都有一个公司,动辄拿下一个上千万的项目。专业更是无所不学,从“心理学到营销学”,从“管理学到媒介理论”。三年专业课上下来,我感觉自己毕业后,要不就去4A广告公司,成为一名浑身名牌的都市白领,要不就另起门户,效仿导师直接创业单干,“一年接它几个几百万的单子,也就够了”。

但没想到,在我上大学的前三年里,整个广告营销行业的人越来越多,“劳动力越来越不值钱”,而作为广告公司主要客户的房地产,也开始呈现颓势,传统的4A广告公司,在我埋头读书的时候,悄悄没落了。

大三那年,导师让我跟着已经毕业的师兄一起去实习,“欣喜”地我准备了全套装备,小高跟,西服裙套装,并在当天早早地去报到。

可万万没想到,师兄的广告公司根本不在大厦里,只是路边一间平房,旁边挨挨挤挤的全是五金店,我下车的时候只感到一阵荒凉。进门时我才发现,三十多度的高温天,里面竟然没有装空调,只有风扇吱吱呀呀乱响,师兄一边汗如雨下一边拉着我出门“上工”。

坐在师兄的车上,我全程听着指挥,数着路上每一段电线杆子的数量,机械地报数,原来师兄所谓的“服务户外广告客户业务”竟是如此简单、直接。

大暑天里,我数电线杆子数了一天,穿着高跟鞋几次崴了脚。第二天,师兄让我换个运动鞋上班,我思考再三,还是婉言谢绝了。

从上大学开始,我就决定了读研,而我那一级,读研率达到了80%以上,“但既然找不到好工作,先读研再看吧”,我只能这样安慰着自己。

大学毕业后,全班都转行了

陈珊 | 29岁 国际政治专业

据我了解,我们全班三十多个人,已经没有一个人毕业后还在从事国际政治相关的工作。

就连我们专业最优秀的那位同学,尽管还在名校读了三年国际政治的研究生,但毕业后还是去一所大学做了图书管理相关工作。当初,我们一直以为他将来会从事外交相关的工作。

大一入学,我们国际政治这个班中,几乎80%的人都是被调剂过来的。有的原本想去学金融,有的想去学法律。我当时报的所有志愿里面,没有一个写的是国际政治,而最想读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

当然,也不是没有一开始就选择了这个专业的同学,只是后来他们告诉我,选择国际政治的最终原因,是这个专业听起来很“高大上”。但不管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调剂,开学之前,很少有人了解这个专业。

在我看来国际政治专业最坑的一点,是大学四年所学知识对之后的就业几乎没有任何帮助。我们学的课程听起来确实很“高大上”,国际法、外交谈判、西方政治思想史、国际关系等课程都学了个遍,但“高大上”往往也意味着不够“接地气”,即就业面被缩窄。

图/国际政治专业的教材,来源/陈珊供图

理想中从这个专业毕业的人,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做研究、当一个学者;或者从事外事相关工作。但实际上,考研、考公、出国、做HR或其他与国际政治毫不相关的工作,才是我们专业同学们的主要去向。只是无论最终选择哪条路,我们的四年所学,对其都毫无帮助。

甚至在上学期间,我们的老师也经常“点醒”我们专业那些说毕业后想去考外交部的人,“我们这个学校、这个专业进不了那些地方”。但他们也没有告诉我们从我们这个学校、这个专业毕业后,可以做什么。

毕业后我也选择了考研这条路,但连续两年都没能去到理想的学校。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到了一家教育机构做辅导老师,目前我从事教育培训相关工作已经有几年了。

如今再回忆起大学时代,也会想起在模联、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国际时事,观点交锋的时刻。也只有这些时刻,会让我觉得大学四年,好像也没有白读。

毕业10年,我的专业在母校即将消失

小淘 | 31岁行政管理专业

毕业10年,尽管我从来没有因为当初选择报考行政管理专业而后悔,但是如果让我给即将填报志愿的高中生建议,我大概率也不会推荐他们报考这个专业。

我是2009年参加的高考,彼时爸爸妈妈都想让我报师范学校,一方面说老师这个职业稳定而且毕业之后好就业。另一方面,则是我的理科成绩特别差,尤其是数学,报考这种偏文科的专业,相对来说容易些。

但是我很了解自己,深知自己的性格和脾气,即使毕业后一切顺利成为了老师,也根本没办法胜任这个岗位。于是我就在当时的“招生简章”上检索,哪些专业对理科的要求比较低,以后出来就业会比较容易。

也是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行政管理专业。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我还特意去网上查了这个专业以后的就业方向,基本都是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的行政管理人员或者是办公室事务管理行政助理,还有高级文秘。

爸爸妈妈在看到介绍之后觉得也还不错,就这样,我根据自己模拟的成绩,选择了母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特别开心,觉得自己一下子就考上了心仪的专业。

只不过后来的“走向”和我预期的不太一样。

首先就是在课业上,微观经济学、高数等费脑子学科还在,虽然只学了2个学期,但也足够煎熬;其次就是专业课真的很无聊,尤其是行政专业能力、政务办公以及公共政策分析等课程,从上课到考试,“枯燥”两个字可以说是贯穿始终。

尤其是看到“隔壁”专业的课程,各种实践、拍摄,还能参加节目录制之后,就越发觉得自己的专业很没有意思。

图/大学校园,来源/小淘供图

但最崩溃的还是到了实习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当初所说的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的实习。我算是比较幸运的,我在大四一开始就明白了这个专业之后的就业选择不会很多,所以早早就决定留校做辅导员。因为在校期间参加的社团比较多,社会实践方面的分数比较高,也就很顺利地留校了。

现在想想,留校是很明智的决定。后来我和几位同学都聊过他们现在的工作,做公司行政和银行柜员是最多的。我记得当时毕业的时候,也有很多同学为了能够回乡而去做村官的,但好像大多没有成功“上岸”。

不过找不到“对口”工作,其实并不奇怪,所以我其实之前也不觉得这个专业真的是多余的。但直到今年,我们学校这个专业停止招生了,也就是说,2年之后,我的这个专业,在母校即将消失,内心多少还是有些失落。

理想与现实中的会计工作,差异颇大

柠檬 | 25岁 会计专业

如果有人问我“大学选专业有什么建议?”我的回答只有一个,“慎重选择会计专业”。

和很多报考会计专业的同学一样,我是在几年前填报志愿时,因家人“会计不愁找工作”“会计越老越吃香”的忠告,选择了会计专业。但到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时,我却发现实际情况好像和我所想有很大出入。

印象很深刻的是,当初我报考的财经院校会计专业分数还蛮高的。但进入门槛颇高的会计专业,就业前景却一言难尽。

大四那年我找实习工作,事务所给出的实习工资是按天算的,基本都是80元/天、100元/天。企业单位,没有会计初级证书月薪是2500元,有证的3000元带双休,都算薪资福利高的。

在其他专业的同学都拿着4000元起的实习工资时,我还因双休问题在纠结是寻找3000元的公司还是3500元的公司。最后综合考虑,实习选了3500元但单休的工作。在毕业顺理成章转正后,转正工资最初也只能给到4000元/月。公司表示,工作满一年可以涨500元/月,并冠冕堂皇给了个理由,“会计这个岗位要求稳定,公司担心你们刚毕业的孩子心思多不稳定。”

最后,实在是因为那段时间不好找工作,我不得不答应了。但想着也就半年时间就能拿到4500元/月的工资,干两年再跳槽,找个6000元/月还带双休的工作也可以接受。

当然,会计的工资也并非千篇一律都是低薪,但在广州会计要想月薪过8000元,“3年以上工作经验、CPA证书或中级证书”都是招聘的基本要求。

而且,尽管会计这工资需要“熬”年限攒经验,但在财务处理数字化趋势下,很多基础性工作已经被取代,非会计专业的人在学习一段时间后也能轻松上手。而在财务领域要想达到“吃香”的效果,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钻研,而这些显然不是在大学四年专业课程中就能学习到的。

最终,这份工作我还是没能坚持太久。究其原因,只有单休不说,事情也是太多了,月中月底也是必须加班的节奏。但最终驱使我离职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源自“不平衡”。

印象很深刻的是,一次发工资时,出纳请假了,我就帮忙给同事发工资条,整个公司几十号员工,我发现,我的工资只比保洁阿姨多200元,而这200元还是我的加班补贴。

但保洁阿姨每天只有早上和晚上过来公司打扫卫生,时间比我充裕得多。那一刹那,我萌发了不如干保洁的念头,操心事少、准时上下班,工资也一样。

现在是我会计专业毕业的第3年,也是我转行的第二年。若再给我一次选择,当初我一定不会花4年时间学会计。

进了化工厂我才知道为什么退休早

木木 | 35岁 化工专业

前不久,我的大学同学群突然活跃了起来,我们班唯一读了研究生的同学在群里问大家,“要不要辞掉设计院的铁饭碗,去一家私企工作。”他的坦诚也揭开了我所学的化工专业越发“落寞”的现状。

时间拉回到2006年,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翻着特别厚的一本高考志愿参考指南,为我报志愿的事情绞尽脑汁,但对这些专业普遍不太了解的我们犹如看“天书”。

彼时,同学们聚在一起互换信息就成了重要参考渠道,“我爸说化工专业好就业”“我妈说化工早退休”“老师说化工专业是学校的王牌专业之一,录取分数线还不太高”……就这样,我的高考志愿第一栏填上了“化工专业”,只为一句“好就业”。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我在大三的时候就已经跟一家央企签好了“就业协议”。但“好就业”不代表“就业好”,毕业后,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六十多名大学生一起进入了那家集团公司,在为期三个月的培训过程中,我们天天戴着安全帽,穿着绝缘胶鞋,轮流在炼钢厂、焦化厂等6个厂的各车间实习。

我还算幸运,因为实习期间表现优异,我和另一名女生被留在了技术处,每天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捣鼓一些瓶瓶罐罐,正常时间上下班。但其他同学就没这么幸运了,被分配到各个厂区,基本都是“四班三倒”,还有一些男生要从炉口铲煤的基础工作做起。

每天在实验室闻着各种化学气体的味道,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退休早”了。但这些都是你在报专业前和学习过程中所不了解的。我不想从事以透支身体为代价的工作,所以坚持了一年就辞职了。没有一技之长傍身,我只能北上寻找更多的工作机会,从0门槛的销售干起,一步步向自己喜欢的职业靠近,这期间所付出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但我大部分同学却都还在无奈中坚持,“工资两年没涨了”“福利越来越少”“你就知足吧,我们厂福利房都取消了”“我们工资拖欠两个月”……群里的抱怨每年都不一样,但所反映的行业现状是一年不如一年。

直到我们班唯一考研的学霸在群里“自揭伤疤”,身在三线城市,别人眼里光鲜的研究院工作,每月工资到手却只有3000多元,且多年未涨。那一刻,大家都沉默了。

如今被封为四大天坑专业的“生化环材”,当年也是响当当的王牌专业。只是现在,被时代洪流裹挟的我们却不知该何去何从。

女朋友谈一个黄一个,土木专业的我成了“大龄剩男”

阿涛 | 36岁 土木工程专业

今年是我从业的第12个年头,本该乐享“资历”红利的我却在为转行的事发愁。

我是一本院校土木专业的毕业生,10年间我见证了这个专业由盛到衰的过程。当年我上大学的时候,土木是大家削尖脑袋都要往里冲的专业。那几年,是土木专业的巅峰时期,大建设年代,房地产行业疯狂扩张,土木专业成为了非常多院校的王牌专业,记得当时同济建筑的分数线甚至超过了清华。

一直到我毕业的时候就业还是非常容易的。只是,除了极少数的人能在已经趋于饱和的建设部门和国有设计单位中谋得一席之地外,绝大多数毕业生都要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或私营设计公司等工程建设一线的公司。

我就是这大多数中的一员。经常出差,跑到荒郊野外的一线工地,过着与世隔绝的工地生活,每天风吹日晒,住的是活动板房,工作环境变相坐牢。也因为经常出差,且工作时长不可控,我的女朋友谈一个黄一个,至今我还是单身。

除此之外,为了搞好工程,我要和包工头、农民工搞好关系。工程项目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远远超过我的想象。尤其是工地的领导班子“甩锅”非常厉害,我每天都应接不暇。一开始我特别不适应,因为如果你斯文客气,别人就觉得你不接地气儿。慢慢地,在请客吃饭喝酒的“历练下”,我也锻炼出了一些“痞气”。

更重要的,是付出和收入不匹配。开始那几年还好,虽然很累,但工资挺高。但到了最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疲软,大家的劳动强度增加,收入却降低了。我和同学们纷纷吐槽,“这十年什么都在涨价,工作量也跟着涨了好几倍,但唯独设计费减了一半。”

也因此,和“环化生材”一样,土木成为第五大“天坑”专业。我也正在琢磨着转行,可是好像除了去干销售,也没什么更好的选择了。

“我觉得还不如直接去学种水稻”

慧慧 | 28岁 生物工程专业

“生化环材”是众所周知的四大天坑专业,而我恰好选择了“天坑专业之首”——生物工程。并“误入”了“更坑”的植物学。这也导致我现在的工作内容与“植物”毫不相关。

我目前从事的是遗传学相关的工作,可大学四年和研究生三年基本没有涉及这方面的知识,上一次学习遗传学知识的时候,还是在高中。因此,刚入职时,为了让自己尽快上手新工作,我只能另花三个月的时间来学习。

而我与“生物学”,更像是一段“孽缘”。高考结束填志愿时,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清楚可以报的志愿到底要学些什么,更不知道未来想做什么,最后我考虑到自己在高中期间生物的成绩还不错,所以选择了“生物工程”专业,就这样一脚踩进了“天坑”里。

大学四年学习的知识非常杂。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主干学科,包括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等。另外一个方向是实践性教学,比如化工原理等,工作类型更偏向于以后“进厂”。总体而言,大学四年所学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落实到实操层面比较少,大多数同学和我一样,完全不太清楚实际的应用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去实习的时候,也会明显感觉到上课时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几乎没用,而且我们这些去实习的本科生,也只能做普通的实验员,每天重复相同的实验操作,工作量很大,可没有什么成就感、荣誉感,就是一颗“螺丝钉”。

图/做实验,来源/慧慧供图

另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如果从我们这所本科学院毕业直接就业的话,很难爬到管理层,所以想找到好的工作,必须读研、读博。

综合考虑后,我也选择继续深造。幸运的是,我考上了北京一所211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但“天坑”就是“天坑”。研究生的第一学期每天满课,开始做实验后,工作日9点到实验室,晚上9点下班。每天重复做实验、装枪头灭菌。枯燥重复、且看不到尽头的实验,常常导致我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

更令我没自信的是,我的细分专业是生物工程学中的植物学,学界和业界几乎脱钩,换句话说,“就是没什么用”。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还不如直接去学种水稻,可能那才是一门真正的技能吧。

研究生毕业后,经过再三考虑,我选择进入了遗传咨询行业,但我在找工作之前,压根就没听过这个岗位。如此一来,就有种“7年书白读了的感觉”。

另外,据我观察,包括我在内的从生物工程毕业的部分同学,都面临着一个困境,即“工作难上手,上手后又不深入”。这直接导致我们跳槽难,可如果选择换岗,之前在这个岗位上的专业积累就都浪费了。随着年龄的增加,更不可能再从0开始和刚毕业的大学生竞争。而这个“尴尬”的问题,一直到现在也在困扰着我。

总之,如果上天再给我一个重来的机会,我可能还是不知道要学什么专业,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我坚决不会再选生物工程了。

*文中慧慧、柠檬、木木、阿涛、林琳、Phoebe、小淘、陈珊均为化名。

文章评价匿名用户发布发布

标签:

上一篇:南繁国际玉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主体施工完成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