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康平路100弄4号,4月12日上午迎来加梯开工。期盼已久的居民聚集在楼下笑逐颜开,“终于要乘上电梯了,这个成果来之不易!”
家住四楼的杨海音老先生感叹,五岁搬到这里,在这里“皮”、在这里长大,小时候四楼非但没觉得高,还一路当滑滑梯滑下来,可是,半个多世纪过去,自己也已年近七旬,四层楼的一级级台阶越来越像一重重难以跨越的障碍,加梯、加梯,成了日思夜想的期盼。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止杨先生,这样的老人在这栋楼里还有不少。据介绍,楼里曾有一位老人出门看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下楼,等看好医生回家,望着这一级级台阶又犯了难;几位居住在高层的老人甚至已经五六年没下过楼,成了名副其实的“悬空老人”。
其实早在多年前,康平路100弄4号就曾启动过加梯意愿征询,但由于房屋老化,有居民担心电梯加装会对房屋安全产生影响,再加上结构特殊,电梯加装只能以半层入户的方式来进行,种种原因,意愿征询没有通过,加梯事宜也就搁置了下来。好在街道积极回应民生期盼,加梯站工作人员另辟蹊径,对症下药,职能部门发挥专业优势,多次召开论证协调会,针对居民关心的电梯加装品牌、后期维护、对房屋结构的影响等一一给予详细回应和解答。
2021年,隔一条马路的康平路95号丙楼顺利完成电梯加装。为彻底打消居民顾虑,街道加梯站会同康平居委和加梯公司,组织康平路100弄4号的居民实地参观体验,邀请小区居民亲身示范、现身说法。看到新装电梯上下运行平稳,没有一点噪音,且对一楼住户采光也不会造成影响,居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此次康平路100弄4号加梯项目去年8月份启动,12月就完成了签约,比以往快了近一半时间。“一方面是政策利好,另一方面也离不开街道加梯站、加梯公司的大力支持和推进,还有居民们的全程热心参与和群策群力。”康平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叶丽莎表示,街道加梯站和居委及时搭建沟通平台,充分激活居民自治动能,发挥由老党员、楼组长、老邻居等自发组成的电梯加装小组作用,依靠多年积累的威望、口碑和邻里情感,做好加梯过程中的组织员、引导员、调解员。
加梯三人小组成员之一的卢北骅先生,是4号楼楼组长,也是居住在一楼的居民。按理说,非但没有加梯需求,对加梯位置设置是否影响到自家通风采光,还多少会有顾虑。卢先生家的北窗恰好在加出来的电梯位置“贴隔壁”,尽管如此,他自始至终都热心地忙上忙下,还主动带头做起了居民工作。“4号楼总归要相互帮助嘛。”他告诉记者,从小区房子盖好,自己就搬了进来,一直住到现在,“大家几十年的老邻居了,就这一句话,要相互帮助。”
老小区加装电梯难,难在哪儿?难在程序、难在居民认同、难在运营维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风貌区寸土寸金,房屋密集,场地小、房子老、施工难度大,街道努力迎难而上,期望走稳、走好、走顺“悬空”老人出行第一步。此次康平路100弄4号电梯开工,实现了辖区又一居民小区的加梯“零突破”,预计到今年10月,4号楼居民就可以欢欢喜喜地享受“上上下下”的便利了。
据了解,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开展以来,天平街道累计已完成近20个楼栋的加梯工作。每一部电梯的签约,都离不开反复协商的过程。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和居委结对推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 居民自治”的工作模式,组建“小分队”,开好“小会议”,做到“小坚持”,解决“小问题”,认真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改和完善加梯方案细节,从细微处着手,一遍遍解释,一次次协商,一点点突破。
下一步,天平街道将进一步指导支持各居民区广泛听民声、察民意、聚民智、解民忧,加快推进这项“民心工程”的落实落地,以实际行动助力辖区居民从“住有所居”迈入“住有优居”,让更多居民告别“爬楼时代”,“梯”升居民的幸福指数,绘就天平靓丽的民生底色。
张文菁、施悦炜
标签: